close

一年一度七夕至!去死去死團再次出擊!


「情侶去死去死團」,簡稱「去死去死團」,再簡稱為「去死團」或「死死團」,它最早源自於日本的漫畫,後來傳到台灣,在網路上流行了起來,很多單身的網友在論壇上自發組成「去死去死團」,暗示自己是單身一族,並且仇視反對戀人、以情侶為敵。這是一個虛擬的組織、一個無形的組織,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組織,只要你現階段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你就可以說自己是去死去死團的一員。

QQ截图20120827161124   

什麼是「情侶去死去死團」

有一種說法是這名詞是源自於漫畫《去吧!稻中桌球社》,桌球社長和其幼稚園青梅竹馬女生戀愛,引起井澤和其友人前野2個千年好色處男嫉妒,騎著熊貓車追殺社長及其女友,最後以綁走其女友結尾,那一篇的篇名就叫做「戀愛去死去死團登場」,井澤和前野則成為去死團創始人,大家省略了前面的「戀愛」,就成為「去死去死團」。

「去死去死團」流傳到台灣後,在巴哈姆特的歡樂惡搞版中,網友號召網友組成「去死去死團」發揚光大。

但是:這種流行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其實,「去死去死團」一詞最早出現於一九七二年由著名特攝作者川內康範所推出的的日本超人影集《愛的戰士-彩虹人(愛の戰士レインボーマン)》的反派集團《死ね死ね團》。成員為二戰中受日軍侵害的各國受害者家屬所組成,目的是為了叫日本人通通死光,以消他們心頭之恨。後來由日本漫畫《去吧!稻中桌球社》(行け!稻中卓球部)借用了此名稱,在漫畫中是由前野與井澤組成,來破壞情侶氣氛的胡鬧團體。他倆經常駕駛著一輛從百貨公司遊樂場「偷」回來的熊貓車四處活動。

QQ截图20120827161244  愛的戰士

QQ截图20120827161253  去死去死團及團長 Mr. K

請不要誤以為死死團源考漫畫《稻中桌球社》,但是有關聯,稻中桌球社有出現過一兩格之後被一些台灣類似禦宅的年輕人化成一種交不到馬子而反情侶的人。由於《稻中》的受歡迎,所以網路族群遂用去死去死團來代稱惡意破壞情侶的份子。另一部漫畫轟天突擊隊也有類似的嫉妒團。而現實生活中,亦有不少模仿死死團的做法,成立破壞情侶關係的組織。

QQ截图20120827161300   

去死團創團宗旨:「我們獨善其身,為的是要渡化那些誤入歧途的情侶們」。

死死團是一群維護感情正義的好人組成的團體。打擊虛假愛情,憎恨用情不專,憎恨愛作秀的情侶。我們的存在是為了維護世界愛情的和平……

不過目前網路上自稱去死去死團員(單身者)者多為感歎自己單身,僅為日常戲稱而已,並無實際有何破壞他人情侶關係之行為。另一方面,亦有人借用「去死團」的名義,把去死團的精神「訂正」為「戀愛道德重整委員會」,意圖以「去死精神」來重整濫情的濫觴。

另一方面,去死團員對情侶的稱呼多為「狗男女」。去死團員交了男女朋友的話,則被稱為「叛團」。

QQ截图20120827161318   

去死團的主要性質、目的和任務是什麼?

「情人去死去死團」這種近年來在網路上竄起的特殊團體,散播著反情侶、反戀愛文化等顛覆主流價值觀的言論。其種種行俓,在許多人眼裏看來也許會認為只是些無法受到愛情滋潤,而心理不平衡的人在無理取鬧,根本不削一顧。但就我近年來對社會及媒體文化的觀察,我認為像「去死去死團」這種團體,在社會的演化過程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打開電視,愛的死去活來的芭樂劇一出接著一出的上演著,沒完沒了;收音機裡播的那些粗製濫造、氾濫成災的爛情歌幾乎比你身上的雞皮胳瘩還要多。其他的如電影、戲劇、小說、各種廣告等……..我們不難發現,現今社會的媒體總是不時歌頌著「愛情萬歲、情愛無價」的價值觀,企圖朔造出一種「自由戀愛、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假像。而我們應該從更客觀的的角度去探討這種文化所形成的背景,以及跟社會經濟型態的關係。

認為現今社會的情愛文化跟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越多人談戀愛,自然可能會有越多人花錢去購買情人節禮品,或是去燈光好、氣份佳的餐廳與情人共進燭光晚餐,或著一起去看電影、逛街、購物,甚至是?了從事某些活動而上賓館、或購買保險套、避孕藥。總之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可能充斥著各種消費活動,而越多人談戀愛也意味著消費活動越頻繁。所以商人會透過媒體刺激或暗示我們要多去追求愛情,因為如果我們談越多戀愛,他們就有越多賺錢的機會。

馬克思認為社會組織生活的方式最終決定了人們的態度和信仰,由此觀點來看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愛情是如何被異化。媒體鼓舞著我們自由戀愛,種種如「想愛就愛,不要受到傳統教條的搏束」「順從你的渴望,不要過度壓抑情欲」的現代愛情觀,其存在並非意味著自由平等的戀愛環境真的來臨了,脫去媒體冠冕堂皇的包裝,它只是順應資本主義社會經濟下的一種文化現象而已。

因為對商家而言「戀愛越多,商機越多」,他們不但希望談戀愛的人越多越好,還希望一個人的戀愛次數也越多越好,所以如「不對味就換一個」「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愛情觀也因應而生。這種文化的壓力越來越大,有越來越多人會擔心,「很多人都談過戀愛了或已經有男女朋友了,我沒有談過戀愛或沒有男女朋友,會不會跟不上時代、被視?異類」有不少人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才去交男女朋友的,並非真的為了「愛」,如同被這個社會硬趕鴨子上架、半推半就的演一出虛偽的愛情戲。愛情在某種程度上,已被工業化、量產化,我們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自由,只是這個社會用了更巧妙的方式控制了我們,讓我們不自覺。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們被灌輸並相信「人人都有戀愛的機會,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找的到相愛的人」,再加上媒體對愛情的渲染及吹捧,使得情侶頭頂上的光環越來越大,相形之下那些沒有愛情的人經常被視為無能而低下。

「如今這已是一個不分階級,自由平等的戀愛環境了,你還交不到男女朋友,顯然你自己應該檢討,不應該責怪這個社會」,但事實並非如此。自由平等在這個社會尚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沒有愛情的人也並非就是無能或不值得被愛。而當我們長期的受到這種強勢文化的壓迫與異化、人性遭受扭曲、情愛淪?表像或象徵人存在價值的符號,其反抗勢力的產生也是必然的。

而去死去死團就是此反對勢力存在的最好證明。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生活模式的演變建立在階級鬥爭上。「階級鬥爭」意指被壓迫、剝削的階級向壓迫、剝削他們的階級反抗、爭取權力。而去死去死團這種團體就是聯合被壓迫的階級〈沒有男女朋有的人〉的力量向壓迫他們的階級〈情侶、過度渲染愛情的媒體及商家〉鬥爭。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存在著像去死去死團這種與主流文化背道而行的異端份子,無論他們最終有沒有達到他們原有的目的或理想,他們的存在都刺激著一個社會的革新與蛻變。如果一個社會少了這種異議份子,就形同失去了改革的活力,這樣的社會易淪於極權化、單一化。所以去死去死團的存在代表著開始有人用另一種角度去思考及看待「愛情」這種東西,是人類情愛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綜上所述,死死團反對的是「資本主義商品化的虛偽愛情觀和情愛文化」。而不是「反對愛情」。恰恰相反,每一個死死團員心中最渴望的,就是純潔的愛情,但是往往被偽貨傷的最重最痛的也是我們。因而開始對自己從媒體中學到的所謂「玫瑰花,蛋糕和鑽戒的愛情」開始感到不信任,進而發現自己受騙,又或是看到其他的年輕人深陷在「錯誤的情愛觀」所吹的肥皂泡之中而渾然不覺,而有種使命感。

我們該「封殺」的是不純交往。對於真心相愛的情侶,團員們當真心祝福,並許願自己做個好人也能夠獲得神的眷顧。最終我們將推動並見證社會情愛文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那裡,人人平等,金錢不再是決定性因素,愛情純潔而合理,洗除現在的一些弊端。到那是也就不再需要死死團了,而那一天之前,我們還會繼續存在下去。

 QQ截图20120827161327  

去死團的行動方式如何呢?

小弟在一家VCD/DVD出租店打工。有一對情侶檔走了進來,口氣很似在演戲。

男:哈尼,你想看什麼片呀 ?女:親愛的 人家不知道耶男 : 那我們看筆仙好了,這裡有沒有筆仙呀?可憐的店員我:不好意思唷 那是新片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進來耶 ^^~ 男 :這家店好爛喔 什麼片都沒有 不是說這次租不到下次免費嗎!(這時候 男生撞到了vcd/dvd 的架子 結果倒了一地)

男 :媽的咧,很擋路,很礙眼捏!女 :哈尼,我們走了拉。這裡好爛喔,又有怪怪的店員一值盯著我看,好恐怖喔,他會不會喜歡我呀…… 我的理智崩潰了,我的善良斷線了,我的去死魂熊熊的燃燒……我準備了一大桶水桶 拿起了拖把沾了水 然後在入口處拼了命的拖……

…… 他們出門的時候只見男生騰空飛起雙腳朝天,左手還勾著女生。然後以十字固定法,鎖住了女生的手(原來金蛇纏絲手是這麼練的)他人騰空了大約30公分,連在他旁邊的女生也跟著倒了下來……於是我更瞭解到「去死團」的怨念有多恐怖……

死死團相關名詞解釋:

節日:

耶(聖)誕節12/25、西洋情人節2/14與農曆七夕7/7,並列為神聖的「情侶去死去死團」的三大節日。去死團眾在當天的反情侶活動又被稱之為「聖戰」。

怨念:

用來形容因為某些事情,沒完沒了地碎碎念,最後念到所有人都受不了的地步就變成了怨念。去死團員對情侶的聲討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怨念」。

叛團:

去死團員交了男女朋友的話,被稱為「叛團」。

熊貓車

熊貓車是去死去死團的象徵。在「去死去死團」的起源、日本漫畫《去吧!稻中桌球社》的故事裡,作為往後的「去死去死團」的發起人,主角前野和井澤在一所百貨公司裡為了跟蹤私底下拍拖的隊長,與他一同走進百貨公司頂樓的的遊樂場坐電動碰碰車。正當隊長偷偷從遊樂場溜出來之濟,二人為了追趕隊長的行蹤,就把遊樂場內當時正在乘坐的熊貓電動車駛出百貨公司。之後他們不單沒有把熊貓車退還給百貨公司,還把它私自的藏在學校裡,有時放學後把它駕到公園,也試過借給同學。而他們乘坐熊貓車之時,大多正是出發前往拆散情侶的時候。所以,「熊貓車」就這樣變成了「去死去死團」的標誌。

去死主義

去死主義,又名死死精神,是一種近年由日本興起,再傳至臺灣及香港的思想。死死主義以日本漫畫《去吧!稻中桌球社》裡的死死團(又稱作「去死去死團」)的故事人物的行為作為基準。輕則抗拒肉麻主義思想的橫流濫觴,重則拒絕拍拖(粵語,意指談戀愛)活動,甚至刻意拆散其他情侶。最近有人認為,林語堂才是死死主義的始創人,原因是他對於濫情思想的鞭撻,並指大眾應對濫情思想有所克制。他的這番言論,被某些人認為是去死主義的啟導思想。

QQ截图20120827161338  

arrow
arrow

    app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